不再獨唱悲歌-終結長者孤單計畫
\\日常的一句話,變成沉默的等待\\
早上八點,才剛踏入辦公室,手機就響了,阿嬤打來說她又住院了。
我立刻轉身去醫院,因為我知道阿嬤現在一定需要有人陪在身邊...
—不是獨居,卻每天沉默到入睡
阿嬤雖然和家人同住,但各自忙碌著生活,只有坐在沙發上,聽著時鐘的滴答聲,才能感受到原來時間正在流動,阿嬤笑著對我說:「三代同堂應該要很熱鬧,實際上家裡卻安靜的像圖書館…」。
家人們忙碌著生活,她卻忙著忍受孤單。
那年她住院,卻什麼都沒說—
有一次我發現她好幾天沒來據點,聯絡不到人,才知道她住院了,我去探望她時,她微笑地說:「怕妳忙,嫌我煩,就沒講。」而我知道,幾句輕描淡寫的話背後,藏著的其實是—我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擔。
—後來,她真的打給了我
前陣子,阿嬤身體不適昏倒,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,醒來後,她的第一通電話,是打給我,第一時間我趕到病房,坐在床邊,聽她說昏倒前發生的事,那不只是一通電話,是她終於願意依靠我,是我們之間,悄悄長出來的信任。
從不想開口麻煩別人,到第一時間想起我,這不是奇蹟,而是從陪伴中累積的改變。
阿嬤開始主動邀約飯局,帶著菜、帶著笑—
康復後,阿嬤告訴我,在住院的那段日子,她惦記的是據點的老朋友,還有一直陪在身邊的我們,只是因為年紀大了、體力不好,阿嬤沒辦法每天到據點上課。
不過,每隔幾個月,她一定會拉著菜籃、帶著笑,走進據點吆喝著:「今天我煮,來幫我切菜。」
阿嬤說:「據點大家一起吃飯,才像個家。」
看著據點的阿嬤們一起備料、洗菜、聊天,熱鬧得像在過年,她還笑著說:「今年聖誕節我要抓一隻火雞,你們通通都不可以遲到!」
\\鬆動寂寞的日子,給長輩一份有溫度的陪伴\\
隨著家庭結構轉變,許多子女因工作、就學或婚姻等因素遷居外地,多數長輩獨自生活、或是白天獨居;且現今長輩多半保持不麻煩子女及鄰里朋友,獨自處理生活及事務,選擇獨居。但當長輩年紀漸長或疾病影響,失去自我照顧或自主功能時,將導致與社會失去連結與互動,間接影響他們在生活中感到被疏離或孤單。獨居是一種生活安排的選擇,也可能導致長輩社交孤立,而與家人同住,若是與彼此間關係薄弱,缺乏有品質的情感交流,也可能會感受到深層的孤單,影響其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長輩長期失去情感交流與社會互動,孤獨感也將是帶來身心健康的隱形危機,造成憂鬱、失智,甚至是退化的風險,因此,除了滿足長輩生理基本需求、醫療服務外,協助高齡長輩與社會連結、增進情感互動,成為在超高齡社會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。
弘道基金會於全台有超過600位專業人員,攜手1000多位志工,全年陪伴1萬多名長輩,從社區據點、供/送餐服務、電話問安、到宅關懷訪視等,為長輩織出一片溫暖的安全網,預防孤寂感在生活中蔓延;長輩也能透過弘道的關懷,感受到被重視、被需要的認同與價值,安心的在熟悉的社區中生活。
\\沒人出聲的日常,讓弘道用行動回應\\
寂寞與孤單不是獨居老人的專屬。
有些長輩,家裡有人,卻等不到一句問候;
有些長輩,把電視打開,不是因為節目有趣,是為了讓家裡有聲音;
所有的長輩,都默默地等待,等我們與他約定的下次陪伴。
說不完的孤單,讓我們用陪伴來終結
- 穩定支持,終結寂靜的日子|定期定額捐款$500
全年響應弘道終結長者孤單計畫,透過穩定的關懷陪伴,依需求提供適合的服務計畫,用日常生活照顧與情感陪伴中,填滿孤寂的心。 - 擊退無聲的孤單|單筆捐款$800:為1位長輩提供1個月穩定的關懷訪視及生活需求。
- 翻轉寂寞的日常|單筆捐款$1,600:為2位長輩提供1個月穩定的關懷訪視及生活需求。
- 陪伴走向豐富的生活|單筆捐款$3,200:為4位長輩提供1個月穩定的關懷訪視及生活需求。
**限量活動|每月定期捐500元,12個月(含)以上,即贈「雨傘傑」花花傘頭雨傘(市價$590)
【注意事項】
- 每筆捐款不累積贈送。
- 贈品以實品為準,隨機贈送恕不挑款及更換,數量有限、贈完為止。
- 請詳實填寫收件資料,以利寄送,寄送資料不全導致無法寄送者,恕不另行通知。
- 贈品將於扣款成功後40個工作天寄出,寄出前會以簡訊發送通知。
- 弘道基金會保留隨時修改、變更、終止本活動之權利。
- 有關贈品問題可洽詢(02)2322-1735專員 黃小姐。
【定期定額扣款說明】
- 信用卡:於次月20號進行首次扣款,往後每月的扣款時間維持在20號,遇假日順延。
- LINE Pay:訂單成立即完成首次扣款(同一個月份不會重複扣款),後續每月固定於20號進行 扣款,遇假日順延。
- 使用LINE Pay支付,付款後需待畫面自LINE Pay APP跳轉回瀏覽器,請於畫面點選「繼續」,將會收到捐款通知,方為捐款成功
【定期定額查詢】
欲查詢捐款金額、捐款區間等,您可以透過以下網址進行查詢:
https://donations.hondao.org.tw/search/index